bigPic

收到支付命令怎麼辦?重點事項及注意措施說明

什麼是「支付命令」?理解程序與法律意義

所謂支付命令,是債權人(如銀行、資產公司、放款單位)透過法院提出的簡易程序,要求債務人在法律期限內還款。這是一種 「法院背書的債務追討方式」,目的是讓債權人不需進行冗長訴訟,也能快速獲得具有強制力的文件。

  • 常見情境:信用卡逾期、貸款呆帳、民間借貸糾紛。
  • 處理時限:債務人需在 20 日內提出「異議」或可能的應對。
  • 後果:若不回應,支付命令會等同確定判決,後續可能被薪資扣押、郵局或銀行帳戶被凍結圈存、財產被查封拍賣等強制執行問題。

收到支付命令的首要步驟

當你收到支付命令時,第一步一定要先確認債權的來源與金額是否正確。支付命令上會載明債權人、債務金額及利息計算方式,若資訊有誤,或你根本不認識債權人,必須盡快向法院或印象中可能的債權人做釐清動作,避免被錯誤的債務牽連。

  • 常見情況:當初的欠款銀行已經倒閉,且債權在銀行倒閉之前已經被轉售於資產公司,此種狀況聯徵中心的資料還會有 80% 機率可以查詢到轉售紀錄。
  • 少見情況:剩下的 15% 機率,可能是當初倒閉的銀行尚未回報聯徵紀錄,所以會有遺漏查詢不到的情況,此時就必須要等日後新的債權人催收通知、或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,才會知道債權的存在。
  • 極罕見情況:剩下的 5% 機率,此情況是債權又被轉賣第二手或甚至是第三手以上,已經很難瞭解當初原始債權人是誰,這也必須要等新的債權人催收通知、強制執行,才會查到債權的一些蛛絲馬跡。
  • 債權來源有誤:若確定完全沒有相關借貸,或債務早已清償,可能是錯誤申請或爭議案件,此時必須要聲請支付命令的異議程序,以確保自身的權益不會受損。
  • 務必注意:目前詐騙橫行,切記收到支付命令千萬不能置之不理,以免假債權成真!!

收到支付命令還能協商嗎?

即使已經收到支付命令,仍有機會與債權人進行協商。只要支付命令尚未確定或進入強制執行程序,債務人仍能嘗試與銀行或資產公司溝通,提出延長還款、降低月付金、分期或打折結清等方式。若協商成功,債權人也可能主動撤回支付命令。

  • 時機把握:必須在支付命令尚未確定前(通常 20 日內)提出異議或聯繫債權人。
  • 協商內容:包含延長還款期限、減低利息、降低每月還款金額,甚至部分減免本金。
  • 風險提醒:若你完全不回應,支付命令一旦確定,債權人就可直接申請強制執行,此時再談協商的空間會變得很小。
  • 專業協助:若您不清楚如何斡旋或處理,建議您盡快尋找專門處理債務的正派單位立即協助處理,以降低風險並設立停損點。

支付命令若不處理會有什麼後果?

如果債務人在收到支付命令後既不提出異議,也不嘗試與債權人協商,那麼支付命令將會確定生效。這意味著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,可能導致薪資扣押、銀行或郵局的存款帳戶被凍結或圈存,甚至不動產被查封拍賣。

忽視支付命令或選擇不協商,往往會帶來以下嚴重後果:

  • 強制執行:法院可依支付命令,對債務人的薪資、存款、不動產進行扣押或拍賣。
  • 信用損害:債務記錄會被加註負面資訊,影響未來貸款、信用卡申辦。
  • 債務膨脹:除了原本本金外,還會持續加計利息、訴訟費、執行費用,讓債務金額越來越高。
  • 喪失談判空間:一旦進入強制執行階段,債權人通常不再願意談協商或打折,債務人可能喪失爭取優惠條件的最佳時機。
  • 若是「假債權」,不理會的話,最終於法律上來論處則會成真,請務必注意。

面對收到支付命令可處理債務問題的方式

  1. 債務協商:與債權人斡旋,申請拉長還款期數、降低月付金、降低利率。
  2. 債務更生:如協商方式已經無法有債務清償之虞,屆時可向法院聲請更生程序,再依照法院判決後的還款計畫做執行還款的動作。
  3. 債務清算:如總債務金額已經超出1200萬以上,或是更生程序當中已沒有償還的能力,則由法院進行清算財產償還債務做盡力清償,用以達到債務免責。
  4. 優惠結清:此種方式必須要有一筆資金在身旁,或是有親朋好友願意資助,當與債權人談下的優惠方案,必須要在短時間內馬上依照協議清償,並且取得清償證明,這樣優惠清償才算完成。

有收到支付命令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困擾嗎?

如果您對支付命令仍有疑問,或需要專人協助準備文件、了解自身狀況是否適用申請條件、需要尋求律師或專業人士的諮詢,準備充足才能提高申請成功的機會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

我們提供以下免費諮詢服務方式:

  • ✅ 免費初步債務評估與諮詢
  • ✅ 一對一專人輔導申請流程
  • ✅ 保密處理,全程依法規進行
  • ✅ 網站提供《 LINE 線上諮詢 》處理更即時不漏
  • ✅ 網站提供《 0800免付費專線 》撥打
  • ✅ 網站提供《 線上預約表單 》由專人聯絡您
LINE 諮詢:點此加入LINE好友
諮詢電話: 0800-885-795
線上聯絡表單:點此填寫

探索其他相關銀行協商經驗常見問題

上次更新日期:2025年10月1日


快速預約免費諮詢
  • 稱呼
  • 電話
預約後會有專員盡快與您連繫